
发布日期:2025-08-07 16:39 点击次数:57
图片
嗨,我是一步,211教育硕士。11年体制内教师,如今裸辞,坚持自律学习,探索妈妈标签下的自己。你家孩子学数学时会不会这样:写了竖式没写得数;题目给的521抄下来变成512;对着题目愣神就是懒得动笔。女儿刚上二年级时,就是这样,算得慢,写得乱,成绩自然没法看。我忍不住给孩子送去数学补习班。结果,补了一学期,时间和钱没少花,成绩还是时好时坏。B站上一位省级数学名师说:小学数学学不好,不是智力问题,而是学习方法和习惯的问题。索性停了补习班,自己在家摸索。没想到,临近期末,孩子测了几张数学卷,基本都全对!如果你也为孩子的数学发愁,不妨也试试死磕这6点,亲测有效!01 书写规范,看得懂你看过孩子的课本笔记或者草稿纸吗?我看过,那叫一个乱七八糟。我问他,这个算式是谁的?她就开始满篇找,她自己都分不清谁是谁!后来我要求他必须把数字和过程写工整,意外的是计算的正确率也提高了。数字不是汉字,不用写的多美观,但是要做到“两清”:一眼能分清,能分清写的是什么过程写的清,能看懂自己的步骤前两天,孩子自己说:妈妈,我发现把数字写整齐,不仅不费时间,而且还不容易抄错。写得清楚才能更容易发现错误。图片
02 提高算力,坚持练我家孩子的数学老师一直在线上平台发布口算打卡任务。一次家长会,她谈到:有的孩子一次也没完成过,有的孩子却能一直坚持。巧的是,完成的孩子成绩也在前面。有数据显示,小学生因计算失误导致的失分占比超30%。每天固定10分钟,进行口算、笔算专项训练,提高孩子的计算速度和准确度。刚开始,我女儿10分钟只能算30题,一点点到50,80,100,直现在120-130。那天,她自己兴高采烈地跑来说:妈妈我今天突破了,竟然完成了150题!搞定计算就是搞定数学的地基。03 课本母题-全吃透有段时间,我发现孩子做题总是“一看就会,一做就废”。比如:一个单位换算,公式背的滚瓜烂熟,但用图像的形式让她填,竟然不认识了。可这张图就是课本上的原图。她却说:课本上的题都很简单,我没仔细看。有句话说:课本啃不烂,刷题也白干。课本上的例题就是母题,其他的题目都是它的变形。后来我们试着这样做:课本例题不仅会做还要会讲。举一反三,改变条件再做题。孩子模仿出题,实现做一道,通一类的效果。基础题不是起点,而是核心考点。图片
04 被动输出-会讲题以前,我给女儿讲题,问她会了吗?她说会了。结果第二天,类似的问题,她又不懂了。后来,我学乖了,每次讲完题,她说会了。我会说,那现在换你讲。别说,好几次她讲着讲着就开始嘀咕:“好像不太对。”费曼学习法揭示:想清楚一个问题最好的方法,是把它讲清楚给别人听。想让孩子真正掌握可以试试这样做:给孩子讲过一道不会的题之后,让她讲一遍自己的思路。适当“装傻”,追问孩子,“我不明白,为什么这里要这样算呢?”用输出倒逼思考,思路才能更清晰。05 审题可视-理思路你家孩子有没有这样:把用减法的题用了加法;把括号里面的提示词看成关键信息;对着一道路程题目干想,最后得出个错误答案。这是因为孩子习惯想当然做题,不妨试试这样做:要求孩子画出题目的关键信息,比如:一共,从左到右,谁比谁多。鼓励孩子画图,比如:路程题就让孩子画出线段图后再解题。摆弄实物,比如:图形类题目可以剪出一个图形试一试。研究表明:图像化工具可提升65%的理解力。学会用图像,解题更轻松。图片
06 整理错题,多思考我家孩子刚开始整理错题的时候,就是拿出一个本子到处抄。比如:一个判断题错了,她就把这个判断题抄下来。可下一次,同样的判断题,她还是错。后来我发现,整理错题,并不是简单的抄写,而是搞清楚错题的来龙去脉。于是,我试着这样做:先分析:这道错题当时是怎么想的?这样想哪里不对?卡在哪里?正确的额思路是什么?再分类:按类型给错题整理,比如:计算题,判断题,单位换算题。后复习:每周用半小时陪孩子复习错题本,尤其是那些原本不会的题目。北师大研究表明,针对性错题分析比盲目刷题效率高40%。果然,这学期孩子的错题本再也没有出现一个错题改三回的情况。错题的价值不是记录,用心思考才能挖到宝。补习班或许能救一时,但好的学习习惯才能让孩子受益终身。与其焦虑刷了多少题,不如教孩子应对数学问题的逻辑思维。从这六步入手,一起培养“最强大脑”吧。图片
关注我,在养育路上一起进步~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